阿胶市场“神话”不再,山西榆社缘何还在大力发展?
《全唐诗·宫词补遗》中的诗句:“铅华洗尽依丰盈,雨落荷叶珠难停。暗服阿胶不肯道,却说生来为君容。”暗暗道出了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杨玉环荣宠不衰的秘密——阿胶。
阿胶作为传承悠久的中药和滋补佳品,在我国一直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。数据显示,在2012年至2018年的六年时间里,我国阿胶市场规模从不足200亿快速增长至近400亿,但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,我国阿胶市场明显低迷,尤其是在2019年,阿胶市场规模大跌至不足300亿。
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,虽然与全球新冠疫情导致阿胶产能受阻可能有一定关系,但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个别企业的不正当竞争,导致阿胶类产品市场鱼龙混杂,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。这一方面影响了阿胶产品的口碑,也让需要阿胶的受众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。在此背景下,山西榆社阿胶这一始于商代,有3500年传承历史的“山西名片”,正在逐渐通过自己的努力,正本清源,还阿胶市场一个清朗的现在和将来。
【资料图】
榆社与阿胶的“缘分”由“胶之型,始于榆社”便可窥知一二。据了解,商朝时期,地处榆社一带的居民便开始用牛皮等兽皮熬胶,到了春秋的晋国时期,榆社人已经用驴皮熬制出了“食用胶”,并广泛流传于晋国皇室贵族、富贾商户之间。随着三家分晋的历史演变,榆社的“食用胶”也逐渐流传开来。
20世纪60、70年代,榆社阿胶曾和东阿阿胶分庭抗礼,彼时榆社阿胶厂成功打响了“榆社阿胶”的名号,产品远销海内外。而后数年,榆社阿胶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。
榆社阿胶再度回归并没有赶上阿胶市场“最好的时候”,但这并不妨碍榆社为阿胶正名的“决心”。
2004年,榆社阿胶厂通过改革,正式更名为山西天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,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榆社阿胶古法熬制技艺、推动榆社阿胶走向市场化发展道路,使其成为能够与山西陈醋、汾酒齐名的“山西三宝”。在天生制药的推动下,2009年,榆社阿胶熬制技艺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,榆社阿胶的古法工艺逐渐被世人熟知。
2017年,山西省晋中市发布《榆社阿胶产业2017—2019年三年差异化发展规划》,明确提出要将阿胶打造成为榆社的地标性产业,以阿胶为中心形成集驴业养殖、阿胶制造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规划。
随后,晋中市财政局发布《晋中市财政局关于晋中市政策性阿胶用驴驹养殖保险实施方案》,通过财政为驴业养殖户投保,分散和转移养殖户的养殖风险,加快榆社阿胶产业创新发展。
在上级政府的政策指导和扶持下,榆社县同样干劲十足。
为保证榆社阿胶原材料品质,榆社县邀请中国马会驴骡分会会长陈顺增、中国马会驴骡分会副秘书长孔繁梅对当地驴业养殖环境进行调研。参与调研的业内专家一致对榆社县的驴业养殖条件给予肯定,认为榆社县具备形成阿胶完整产业体系的优势。
榆社县还通过释放税收政策红利来扶持榆社阿胶企业的发展,不仅为企业提供“量身定制”税收服务,更是“一对一”辅导填写申报表与辅助账,派专人跟踪办理留抵退税业务,让企业能够将更多的经营所得投入到榆社阿胶的研发生产中。
对于坚持“传承”的榆社阿胶人而言,国内阿胶市场前景靠的不是资本的介入与夸张的炒作,他们相信只要坚持本心、保持本我,严守质量和品质关,榆社就一定能够把阿胶这一中华传统中医药瑰宝传承好,发扬好。
✎
新民网出于传递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,不代表本网观点
标签: